<!--go-->
若霜丹青馆在流云宗山河湾东边,霍大年的家在西边,从家里到丹青馆得穿过整条巷子。
街区附近的修士都知道,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丹青师霍大年,已经离世的昔日道侣薛若霜,人们对此抱有一种深切的尊敬,觉得逝者为大,伉俪情深。
其实这间小铺子门面低矮,生意清淡,看上去就是那种随时都会关张歇业的样子,但它竟然坚持存活了很多年。
山河湾在流云宗城池中部,过去不远就是虎坊桥了,路面是青石板铺就的,因为地势低平,一到梅雨季节就形成内涝,所以有身份地位有大把灵石的修士,是不会居住在这一片的。
街道拐角的墙上是霍大年用朱砂写的标识路引:若霜丹青馆,向内三十步。这唯一的告示为他招揽了不少生意。有一次,霍大年的女儿和他吵架,一怒之下把三十步涂改成了三百步,霍大年竟然很长时间没有发现。那段时间的生意少了一半。
这家丹青阁诞生这一年,霍大年的儿子霍然十岁,女儿霍婠婠快满十四岁了。
如果你查阅南瞻部洲的修行史,会发现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年份,这一年追求改变,崇尚独立的风潮,席卷了整个修行界。以各门派中不安分的青年修士为代表的个人散修,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宗门里,场面极其热闹。
这些新一代的修士,张口闭口都是“财、法、侣、地”这放之四海而皆实用的四字真言。没人再讲究循序渐进的修炼方式,也都瞧不上各自宗门按月发放的那点补贴了,每个修士都在想尽办法,谋一条修行的捷径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