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
<!--go-->
崇祯九年的夏季,托木河畔的柴港竣工了。
夕阳洒落宽广河面,为右岸密林撒上一层金光。
巨大原木编成的木排,自上游百余里内的几座伐木营地出发,载着货物与马车,顺流漂至柴港,拴在岸边卸货。
一辆辆空载的马车,搭载伐木工,沿岸边的冻土小路,鱼贯南下,周而复始。
泰萌卫城的木制瞭望楼上,周一敬俯视着柴港,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微笑。
这座仅能停靠小船与木排的港口非常简陋,甚至连港湾最初的位置,都是刘承祖水师登陆,用战船底犁出的几道沟壑。
虽然港口很简陋,但是对周一敬来说,依然是他来到泰萌卫,做出的两大政绩之一。
甚至某种程度上,这座因主要运输木材而被定名为柴港的小港口,在战略意义上,要胜过他亲自编撰的《泰镇考见略》一书。
因为这座船港落成,南边托木河沿岸的几个林中部落,就不需要再派人到泰萌卫城帮忙,直接在岸边伐木,编成木排,载些货物人手,顺流过来。
在河流被冰封之前,每年都至少有半年能够通航,运输量更大、速度也更快。
况且,还有在宰桑湖与阿尔泰两条航线上巡逻的兵船,也更容易在泰萌卫卸货补给。
半年时间,周一敬竭尽全力地去尝试了解这片土地,现在他弄明白了很多东西,可是不能理解的事情更多了。
他能理解,刘承宗对西北方向的疯狂扩张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(>人<;)